2-4 哥德式藝術-Gothic Art


哥德式藝術, Gothic Art, 公元12世紀~15世紀

  “哥德式”(Gothic) 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對12至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藝術所給予的貶稱,意為野蠻人的藝術。今天哥德式已含有完全不同的意義,它是一種並不遜色於古典藝術的中世紀獨特風格的藝術,也是中世紀藝術的最高成就。

  12世紀以後,西歐經濟進步一步復甦,城市得到發展,成為商業和手工業的中心。城市集中了各行各業的匠人和技師,開始孕育著資本主義的一些因素,西歐進入了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經濟上的富裕城市的繁榮宗教理論的發展,促成了新的藝術傾向的出現。城市間競相興建教堂,唯恐在規模和裝飾上落後於他人,把教堂作為城市繁榮和富足的象微,於是新的藝術風格--哥德式藝術便產生了。哥德式藝術是以建築為主體的藝術,也包括雕刻和裝飾繪畫。


1.建築
  哥德式建築以教堂為主,其建築結構和風格均不同於以往任何一種建築形式。因為這一時期的教堂既是宗教場所,又是市民聚會和舉行典禮的地方,故要求建築得更高大、寬敞和明亮,同時還要體現出更多的宗教教義。哥德式建築首先出現在法國巴黎,以後逐漸傳播到整個法國和歐洲。第一座哥德式建築為 “聖丹尼斯教堂”(St.Denis),建於1144年。它是在蘇哲(Suger, c. 1081‘1151) 神父的主持下由原來的修道院教堂改建而成的。這個建築首次系統地應用了骨架券結構體系,使各種形狀的平面上都可用拱頂覆蓋,將羅馬式教堂的多種拱券集中起來進行綜合應用,減輕了拱頂的重量和牆的壓力,成為轟動一時的新建築樣式。這套體系經過百餘年的發展,至13世紀中葉達到成熟階段。發展到15世紀,風靡歐洲的哥德式朝著花樣翻新、矯揉雕琢的晚期哥德式風格。
聖丹尼斯教堂”(St.Denis)


  哥德式教建築的主要特點是把羅馬式的半圓形拱變為矢狀券(尖拱),將所有的內部空間以骨架券連結為之體,尖頂變得比較輕巧從而使牆變薄,內部空間增大,牆上設計了許多高大的窗戶。中廳頂部加高後,外牆採用了飛扶券,以承擔高屋頂側推力。這樣,哥德式建築內部變得寬敞、明亮,窗上飾以彩色玻璃窗畫,當信徒步入教堂,置身於高大、肅穆的空間,沐浴在透過窗戶射入教堂的彩色光線中時,就會產生一種恍如天堂的感覺,對上帝的崇拜之情也會油然而生。哥德式建築的外表飾有各種精美雕刻,門窗頂部變矢狀形,門為 “透視門”,即一層層的逐層遞進,門窗的數量大多與聖經中的數字相符 (如一週七天,十二門徒,聖三位一體等等)。哥德式建築以其高大的鐘樓,直衝雲霄的尖塔,眾多的垂直線條,既給人一種輕盈昇騰的感覺,又能引發一種虛幻飄渺的天國之情。哥德式建築充分體現了當時的宗教意識,即通過它獨特的空間構成形式,象徵性地表現了中世紀人們對上帝的崇拜,對天國的嚮往,同時,這種建築形式充分顯示了中世紀工匠的高超技藝和創造精神。

具有代表的哥德式建築有:
 法國《巴黎聖母院》(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 1163~1250)、
  《夏特爾教堂》(Chartres Cathedral)
  《亞眠大教堂》(Amiens Cathedral)
 英國《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1503~1519)
  《沙利斯堡教堂》(Salisbury Cathedral, 1220~1270); 
 德國《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 1248)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Milan Cathedral, 1386)

  巴黎聖母院是第一座成熟的哥德式建築;此外,擁有豐富雕刻的夏特爾教堂、高大雄偉的亞眠大教堂亦可與巴黎聖母院相媲美的哥德式建築。英國的哥德式建築更注外表的華麗裝飾。義大利的米蘭大教堂已屬晚期哥德式風格,這時的哥德式過分追求華麗的裝飾效果,其頂部林立著上百座小尖塔,外表佈滿瀑布般的直線。

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Cathedral, 約1163~1250年)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哥德式建築成熟的標誌,從正面看它共分為三層,最下層是三座透視大門,門上雕刻著天使和信徒們的雕像,第二層是直立的塑像和帶裝飾性的柱子以及大玫瑰窗。最上層是兩座高大的鐘樓,總高63公尺。教堂兩側有支撐牆壁的側廊和飛券。整座教堂顯得高大華麗且協調。聖母院內部是由羅馬式長方形會堂發展而來的,上有大型氣窗和矢狀形拱,使教堂內部顯得高大明亮,中廳長而寬大,兩旁分上下兩層。整個內部結構同外觀一樣,各部分的比例關係和組合方式相當協調,故被尊為哥德式風格的經典建築。






《夏特爾教堂》(Chartres Cathedral, 約1191~1220年)
  法國的夏特爾教堂是巴黎以南地區最大的教堂,長約130公尺,寬近50公尺,它的兩座鐘樓外表不盡相同,高度也不一樣(一座高111公尺,另一座高106公尺)。其高聳的鐘樓和正面眾的垂直線給人以輕盈昇騰、氣勢巍峨的感覺。教堂中有為數眾多的雕刻作品。




2.雕刻
  法國的哥德式雕刻也取得了相當高的藝術成就,仍主要為建築裝飾雕刻,不過這時的雕刻已變高浮雕和圓雕,並逐步從牆面上獨立出來。儘管這時的雕刻主要傾向於拉長變形的非寫實形象,強調主觀想像,但也出現了不少寫實性的,帶有古代藝術特色或富於世俗氣息的作品。人體雕刻逐漸豐滿起來,甚至突破了程式化的侷限,顯示出一定的人體結構。這些哥德式雕刻的布局較羅馬式雕刻更清晰、有序和生動。雕刻的題材也更加廣泛,除大量的聖母子、基督生平、聖經故事之外,還有歷史、地理、生物和宮廷生活等內容。法國夏特爾教堂西門上的裝飾雕刻既豐富多彩又頗具特色,是這一時期最有代表性的雕刻作品。


夏特爾教堂西門雕刻
  如果與羅馬式教堂大門相比,夏特爾教堂西門雕刻最顯著的特點是雕像安排得井然有序。所有的雕刻都服從於建築的外框,人物不再是互相攪在一起,而各自變成獨立的單元。西門側柱上排列著形體修長,表情平靜的聖徒像,他們不再是淺平的浮雕,而是幾乎獨立於柱頭的高浮雕



  除此之外,法國蘭斯大教堂柱頭上的《報佳音》、《訪問》等作於13世紀的雕像更具有寫實的特徵,衣褶更豐富,人體更接近真實,站立的姿態類似古典歇站式。巴黎聖母院的《巴黎聖女》,及其它一些聖子雕像,都帶有這種真實和親切的感覺,不像早期中古藝術那樣僵化呆板。由於時代的變,工作們的創作帶有更多的世俗性,開始在雕刻上追求人生的價值和視覺的美感。

  這種寫實風格在德國也有所反映。德國的農伯格大教堂(Naumburg Cathedral, 1250~1260) 有一對極為生動的捐助人像《埃克哈德和烏塔》(Ekkehard and Uta),被雕刻得栩栩如生,人物細節刻畫得十分細緻,是中世紀最具寫實性的世俗人物雕像。



  不過,這一時期在德國出現的專為私人舉行宗教儀式所刻製的雕像卻具有完全不同的風貌。如一件作於14世紀名叫《哀悼基督的木製雕像》(Roettgen Pieta, C.1325),高約80公分,出自德國民間藝人之手。作品被賦與強烈的表現性,聖母被雕刻感乾瘦扭曲的形象,表情悲痛凄楚,基督頭戴荊冠,雙手、雙腳以及肋骨間流淌著血,面部一副悲憫慘痛的樣子,身體和四肢像木偶一樣纖細和呆板。這一切都被誇張到擠壓變形的程度。為了強調悲痛的效果,雕刻表面還塗上層鮮豐的顏色,作品極富表現性




  哥德式風格時期,義大利的雕刻保留有較多地方特色,顯露出古典藝術的影響,13世紀義大利著名的雕刻家畢薩諾 (Pisano) 父子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已顯露出古典羅馬藝術復甦的曙光,他們被視為近代雕刻的創始者。他們最重要的作品有四大佈道壇以及教堂中的眾多雕像。《比薩佈道壇》是父親尼古拉.畢薩諾 (Nicola Pisano, 1220~1284) 作品,高4.65公尺,為石雕,這個佈道壇同古代的石棺十分類似,可見作者是以古代藝術為模式製作的。佈道壇呈六角形,下有7根圓柱,壇外壁刻滿了浮雕,表現 “基督降生”、“博士來拜” 等聖經故事的內容。這些浮雕人物造形莊重典雅,衣紋處理厚重有質感,層次變化豐富。手法和布局都突破了中世紀藝術的程式,帶有明顯的古代藝術痕跡。



其子喬凡尼.畢薩諾 (Giovanni Pisano, 1250~1315) 的著名作品有帕都亞(Padova)一座教堂中的《聖母子》(Madonna and Child) 雕像以及佈道壇、建築等。



3.繪畫
  哥德式時期的繪畫主要包括彩色玻璃窗畫手抄本插圖法國最著名的便是各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畫,它成為哥德式教堂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時由於生產技術的限制,還不能生產無色透明的玻璃,只能生產彩色玻璃,這些彩色玻璃便成了教堂中最好的裝飾品。中世紀的能工巧匠們先用鉛條組成各種形象的輪廊,再把彩色玻璃塊固定在其中,玻璃色彩以紅、藍、紫為主。這些玻璃塊都很小,當時還生產不出大面積的整土玻璃,因此用這些成百上千塊小彩色玻璃組成畫面。畫的細部,如人的眼、眉等,用黑色或灰色的顏料畫在玻璃上。13世紀是彩色玻璃窗最流行的時期,其後手抄本插圖藝術才逐漸興盛起來。

  這一時期義大利雖然受到了北方哥德式藝術的影響,但總的來說受拜占庭藝術的響影更深,因此這裡流行的繪畫不是玻璃窗畫和插圖,而是壁畫和祭壇木板畫,這些繪畫具有較多的古典藝術的特點。我們將在文藝復興一章裡敘述這一時期的義大利繪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