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後就沒再更新內容了,尚未有重新開始的計劃。
中文大多習慣稱"西方藝術史";但個人覺得稱 歐洲藝術史(Art of Europe)較恰當。
文章發表和一般網誌不同,會先擬好大綱再補上內容及作品圖。
這裡的每一篇文章,皆來自於2010年準備藝研所的上課講義。
http://sophy-western-art.blogspot.com
Ch1_ 史前及古代藝術 Prehistoric Art & Ancient Art
Ch 1 史前及古代藝術 Prehistoric Art & Ancient Art
1-0 簡介
1-1 史前藝術 Prehistoric Art
1-2 古埃及藝術 Ancient Egyptian Art
1-3 兩河流域藝術 Mesopotamian Art
1-4 愛琴文明 Aegean art
1-5 古希臘藝術 Ancient Greek Art
1-6 古羅馬藝術 Roman art
1-4 愛琴文明 Aegean art
愛琴文明 Aegean art
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搖籃,古代希臘文明淵源於愛琴文明。當埃及和兩河流域文化繁榮時,愛琴海也出現過類似高度發展的文化,愛琴文明是希臘藝術的前奏。
19世紀以前,人們認為歐洲文明開始於公元前8世紀的希臘半島,這之前的歐洲文明是什麼樣子,我們只能依據希臘詩人荷馬所寫的《伊里亞德》(Iliad)、《奧德賽》(Odyssey)以及希臘有關的傳說想像了。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戰爭、克里特(Crete)迷宮、遍地黃金的邁錫尼(Mycenae)等等,人們以為是傳說而已。然而,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考古發掘使這些傳說和幻想竟變成了事實。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德國考古學家施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 1822~1890)先後在地中海東岸土耳其竟內的古代特洛伊城遺址以及希臘本土的邁錫尼等地進行考古發掘,獲得了意外的巨大成功。他發掘出了特洛伊城遺址,邁錫尼的城門和國王陵墓,還獲得了大量珍貴的文物。20世紀英國人亞瑟.伊文思爵士(Sir Arthur John Evans, 1851~1941)又在克里特島的考古發掘中獲得了許多重要成果,甚至找到了希臘神譜中所說的克里特迷宮。這些考古發現使我們確信,在希臘文明產生之前愛琴海曾經出現過一個高度發展的文明。這一發現把歐洲文明向前推進了上千年。這個新的文明,我們今天稱作“愛琴文明”或“克里特-邁錫尼文明”。遺憾的是我們至成尚未能解讀克里特的線形文明,對這一文明的瞭解還停留在較淺的階萬。
在藝術史上,愛琴文明主要包克里特島、邁錫尼城和基格拉迪群島三個地區,時間大約從公元前3000年~前1100年,克里特島的文明又稱作米諾安(Minoan)文化,這個名稱來自克里特島的米諾斯國王。邁錫尼屬於希臘本土;基格拉迪是愛琴海中的許多小島組成的群島。這幾個地區個自保持著本身的特點,相互之間又彼此有聯繫。克里特文化是愛琴文明的發源地,邁錫尼文明是克里特文明的繼續,基格拉迪群島的文明是希臘文明最醉的起源。
1.克里特島, 米諾斯文明, Minoan civilization
克里特文明大約從公元前3000年開始,至公元前1200年結束,它的繁榮期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前1400年,這也是埃及新王國藝術繁榮時期。當時埃及和克里特有一定的往來,在埃及新王國時期的大臣陵墓中,曾發現繪有克里特人朝貢的壁畫。克里特的文明不同於埃及和兩河流域,它缺少延續性,斷斷續續,忽有忽無。但克里特的藝術奇異而豐富,它最突出的特點是輕快、流暢而充滿活力,而且幾乎沒有描繪王權和戰爭的內容。可能克里特人長生活在沒有戰爭和侵略的大海中,因此也很少有戰爭的觀念。
克里特藝術主要集中在克諾索斯宮,它可能是米諾斯王的宮殿。這是一座龐大而複雜的建築群,內有廳堂、神壇、臥室、浴室和儲藏室,還有開敞的柱廊,被稱作“迷宮”。宮中的柱子上粗下細,牆上繪有美麗的壁畫,表現手法同兩河和埃及藝術有一定關聯,如人物的頭和腳為側耳,身體卻是正面。寶座殿的“怪獸圖”,以及“巴黎少女”和“鬥牛圖”等壁畫相當生動感人。這些壁畫的造形都非常優美,使用了極流暢的曲線,完全不像埃及藝術那樣穩定和刻板,有著輕盈飄逸的氣質,它使人覺得克里特藝術家很少受到什麼約束,創作得輕鬆而瀟灑。
克里特藝術有一些小型久刻,如《持蛇女神像》,這是陶製的小像,大約為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作品。這位女神頭戴高冠,坦露胸部,身著圓筒形長裙,雙手各拿著一條小蛇。她是當地宗教裏的女神還是神廟中的女祭司已無從確定。類似的雕像還有用象牙刻成的,它們大多很小,不超過幾十公分高。在克里特發現的一個滑石瓶土的浮雕也相當生動,它被叫做《收穫者滑石瓶》,下半部已不存在,上面刻著一群收割歸來的農兼,他們赤著膊,扛著長柄鐮刀或耙子一類的農具,正引吭高歌。其中領頭的人手裡還搖著手鈴樣的東西,他允肉突起,情緒歡快。由此可以看出雕刻者的細心觀察和幽默感。此外,克里特的陶器也相當獨特,因為陶器上的花紋也像壁畫一樣有一重輕鬆灑脫的風格。這些陶器幾乎都是以海洋中的動物或植物為主題;造形相當別緻。
總的來看,克里特藝術較少宗教氣氛,沒有神廟建築而主要是宮殿,沒有戰爭描寫,主要表現平靜的生活和動植物形象。繪畫和雕像都顯得較自由、活潑、俊美。
2. 邁錫尼 Mycenaean Greece
邁錫尼是希臘本土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一座古代名城。這裡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開始了它的文明,前1500年~前1200年為其文化繁榮期。這裡發掘出的古代文物與克里特島有某些相似之處,估計這裡的文化來自克里特島。
邁錫尼的建築大多都修建在高丘之上,四周用石塊砌成的厚牆加以保護。城中有宮殿建築,與克里特一樣都是一些不規則的房間,宮殿中心是國王的主室。遺留下來的邁錫尼中最負盛名的是城牆上的《獅子門》,這是在石門上方安一塊三角形大石板,上面刻著一根石柱,石柱兩旁各有一隻前腿立起仰頭怒吼的獅子浮雕。據說當後來的希臘人看到這座獅子門時,還以為是神話中的獨眼巨人所修建的。獅子門顯得對稱而威嚴,它是公元前1250年左右修建的。
在邁錫尼, 施里曼及以後的考古學者還發現了不少陵墓。被希臘人稱為“阿特累斯寶庫”的建築,其實是邁錫尼的一種陵墓。當它被發現時,人們見他如此巨大,誤以為是希臘神話中的巨人阿特累斯的寶庫,因而得名。這是一座圓錐形建築,石條壘成,其中或有不少珍貴的文物,但這座陵墓很早以前就被盜掘過。在邁錫尼發現的其他一些保存完好的陵墓中,人們在帝王的屍體旁發現了許多金銀製作的面具,這些面具用來覆蓋在死者臉上。這種風俗很像埃及新王國時期法老去世後頭上放金面罩的習俗,以此顯示死者的富有。我們發現陵墓中還有許多日常用品,如酒杯、匕首、珠寶和一些武器,這些物品不少是用金子打製成的,手工非常精細。舉世聞名的《對菲歐金杯》便是其中之一。這兩鈍金杯子飾有人類捕捉和馴服野牛的場面,其表現手法相當粗獷,野牛顯得很有力量,動態也很自然,就像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樣子,沒有一種神聖的感覺,也沒有克里特藝術那種輕快的流動感,因此我們認為它是邁錫尼本土的創造。當時邁錫尼與克里特、埃及有一定的往來,它們的文化藝術也相互有所影響。
3. 基格拉迪群島, Cycladic civilization
基格拉迪群島散布在愛琴海中,早在公元前2600年就開始了它的文明,到公元前1100年才結束。這裡的居民除石墓外,很少留下更多的藝術遺蹟,不過石墓中的陪葬卻不少,最有特色的是一些石雕偶像。它們大多是站立的幾何形女性裸體雕像,名為裸體雕像,其實幾乎沒有今天富有曲線美的女性雕像的特微,而是雙臂交叉胸前,身體扁平,造形極簡潔古樸,略帶女性特徵的雕刻。它們的臉往往是橢圓的,僅刻出了鼻子,並無其他的五官。小至幾公分,大的同真人等高。它們可能是母性的象徵,與當時的宗教觀念和典禮有關。墓葬中也有一些幾何風格的陶器。1967年,考古學家在梯倫島又發現了一些宮室壁畫,如《春之室》,描繪春的花草和飛來的燕子,《拳鬥》表現兩個打鬥的少年等等。
1-5 古希臘藝術 Ancient Greek Art
1-5 古希臘藝術 Ancient Greek Art
古希臘的文化藝術是古代世界最為輝煌的一頁,也是歐洲文明的搖籃。古希臘在哲學、文學、戲劇、造形藝術、數學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對世界文化發展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它所創造的高度文化給後人以深刻的啟示和雋永的魅力。
大約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來自希臘半島北部的一個新的民族南下征服了邁錫尼人,然後慢慢分散到愛琴海和小亞細亞一帶,使高度繁榮的愛琴文明突然中斷,這些征服,就是希臘人。他們主要由兩個民族組成,一支是以後居住在希臘本土上的多利安(Dorian),另一支是分散在愛琴海諸島和小亞細亞岸愛奧尼亞人(Ionian)。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他們終於創造了偉大的希臘文化。考古發掘證明,這些希臘人部分繼承了愛琴文化的成就,吸取了埃及和兩河流域文化的營養,創造了自己的文化藝術。
希臘藝術的形成和發展與它們社會歷史、民族特點和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希臘諸島就像撒在愛琴海中的明珠,曲折的海岸線,星羅棋布的島嶼,使大海成為希臘人與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航海事業的興起致使希臘的商業日趨發達,與各國交往日益頻繁,逐步形成一個開放的社會。自由貿易促使希臘社會發展成為與東方專制政體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希臘土地上形成了以城市為中心的大大小小的城邦國家,在這些城邦中普遍實行奴隸主民主政治。儘管這種制度有很大的侷限性,但與東方的君主專制相比畢竟帶有較多的民主性。希臘城邦的公在希臘民主制度下,物質生活簡樸,但精神生活卻相當豐富。他們談論政治,辯論哲學問題,思考宇宙和人生,尋求美的客觀標準…等。希臘人就像天真浪漫的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對什麼都愛刨根問底。在希臘人的探索中,“數”成為他們認識和衡量世界的基本準則。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哲學家就曾說過:什麼是最智慧的? --“數”。古希臘許多學園門市前都立有木牌,上面寫著“不懂幾何學的人不得入內”,可見數和數學在希臘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他們一切從數的觀念出發,講究比例的勻稱及和諧。無論是人體還是建築,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均以數學的關係來判斷。黃金比就是希臘人發明的。希臘的雕刻建築都循著比例和諧的審美觀念。
希臘各城邦之間或同其他國家之間常發生戰爭,因此他們要求有體魄強健的國民。各城邦共同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使是倡導體育鍛練,展示人體魅力,選拔勇猛鬥士的絕好機會。這樣,希臘人很早就培育了自己對人體美的審美觀念。在他們看來,人體優維勻稱的比例,靈活強健的四肢是神在世間最完美的創造,是最值得讚頌,最引人自豪的。因此最初的希臘運動會,男子全都是裸體參加各種競技活動。
希臘人還虔城地崇拜神,不過他們崇拜的神並不是凌駕於一切之上,高不可攀的,而是最強健最俊美的光榮的男人和女人,這些神與人一樣的情感和形體。對於希臘人來說,他們既崇高,又親切,在這些神面前希臘人不需像埃及人在他們的神面前那麼誠惶誠恐,卑躬屈膝。在盛產石料的希臘土地上,人們把最美的建築--神廟,獻給美麗的希臘神祇。
總的來說,希臘優美的自然環境,開放的社會,奴隸主民主政治,簡樸的生活,對神明的崇拜和豐富的精神生活,使希臘人既有清醒的理智,又有豐富的情感。希臘民族在人與自然,個體與群體,情感與理智,現實與理想等方面都處於和諧融洽的狀態。這種內在的和諧顯現為外在的美,產生了以優美、和諧、典雅為美學特徵的希臘藝術。
我們按照希臘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把它分為四個不同的時期加以介紹,這就是幾何風格時期,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