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奧納多.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李奧納多.達.文西是盛期大師中第一位巨人,著名的人文主義者,天才的多面手。他不僅是畫家,而且是集工程、機械、數學、建築於一身的巨匠。他的思想和智慧幾手深入到人類知識的各個方面。他為研究人體解剖結構,親自解剖過30多具屍體。他還設計水道和建築,發明機械和武器。他曾用數年光陰觀察和分析昆蟲與鳥類的飛行,設計了飛行器。他一生一直不懈地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為後世留下了數千頁手稿、筆記、畫稿、畫摘和論文。他的成就使今天的人簡直難置信,一個人怎麼會有如此旺盛的精力,對所有不同的領域作出如此精深的研究,而且其研究的領域中幾乎都有重要的貢獻。
藝術方面,達文西總結了15世紀藝術家的研究成果,在繪畫構圖、明暗、透視、色彩等方面都有所建樹。尤其是他創立的明暗法,完全拋棄了15世紀用呆板的輪廓線勾畫形象的方法,而是用明暗烘托,讓形象從深暗的背景中浮現出來,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感和空間感。他研究大氣與色彩關係,發明了“薄霧法”(Sfumato)與“空氣透視法”(Aerial Perspective),讓遠景沐浴在淡藍的空氣中,繪畫的透視關係變得更正確更完善。達文西在藝術理論方面也有許多卓越的見解。人們從他遺留的大量手稿筆記中整理《繪畫論》,這本書集體現了他的美學思想。書中提出著名的“鏡子說”,認為繪畫優於其它任何藝術,因為它包容了世間的一切,畫家的心就像鏡子一樣能真實地反映這個世界,把普遍的自然變為第二自然。達文西還是一位崇尚古典藝術的人文主義者,在觀察自然的前提下努力塑造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準確地再現自然。科學性和理想化是他創作的最高宗旨。以上所有一切構成了他的藝術基礎,因此,在他的畫筆下產生了代表盛期文藝復興時代精神和審美理想的名作《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
達文西出生在離佛羅倫斯城不遠的一個小鎮,父親是鎮上的公證人,母親是一位酒店侍女,達文西是他們的非婚生子。後來全家遷到佛羅倫斯城。當他14歲時,達文西的父親發現了他的繪畫才能,把他送到著名畫家委羅基奧(Andrea del Verrocchio, 1435~1488)的作坊學習繪畫。當時委羅基奧的作坊是佛羅倫斯的藝術中心之一,這裡盛行與繪畫有關的科學實驗和研究,達文西在這裡獲得了許多知識並接受了繪畫的基享訓練。他在學徒期間同老師合作了《基督受洗》一畫,畫中的小天使出自達文西之手,其技巧已超過了老所畫的基督形象。
達文西結束了六年的學徒生活,開始在佛羅倫斯獨立工作。當時正值波提且切等人紅極一時。年輕的達文西在這裡得不到人們的理解和賞識,因此達文西在30歲時便離開佛羅倫斯到北邊的米蘭去,為米蘭公爵服務。在米蘭,他創作了大型木板油畫《三王朝聖圖》,可惜這幅油畫沒有完成。接著他於1485年又創作了木板油畫《岩間聖母》,1498年完成了壁畫《最後的晚餐》,同時還作了一些雕塑。從1482年至1499年逗留在米蘭期間,達文西在藝術,水利工程、城市建築和機械工程等方面都有不少驚人的成就。
1500年他回到佛羅倫斯後,完成了不朽的油畫名作《蒙娜麗莎》還製作了《安加利之戰》的壁畫手稿。1506年達文西再次去米蘭,在那裡繪製了《麗達與天鵝》、《施洗者約翰》、《聖母子與聖安娜》等作品。
達文西的晚年是在遷徒和漂泊中度過的。1513年他離開米蘭,經佛羅倫斯到羅馬。這時正是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人在羅馬發揮其才幹的時期。達文西在此得不到重大藝術品的委託訂件,受到冷落。於是在法國國王的邀請下,他於1516年離開義大利前去法國,在那裡與徒弟梅爾茲主要從事科學研究,並留下了一幅素描自畫像。1519年,達文西在法國與世長辭。
《岩間聖母》(1485, 198x123cm, 木板油畫)
這幅畫是達文西繪畫藝術走向成熟的標誌。作品內容取自聖經故事,描繪聖母子在約旦河邊遇到施洗者約翰的場面。處於畫幅三角形構圖中心的是聖母,她把左邊的聖約翰介紹給聖子耶穌,耶穌旁邊是一位美麗的天使。四個人物由不同的動態和手勢暗示出相互間的關係,表現了保護、指示、祝福等涵義。耶穌和施洗者約翰處理成幼兒形象,這是前所未有的大膽嘗試。這幅畫最獨特的是畫家成功地運用了薄霧法來表現空氣透視和人物形象。在昏暗的岩石背景中,人物似乎被一層霧樣的潮濕空氣包圍著,他們從深色背景中浮現出來。整個畫面洋溢著一種幽辦而溫馨的詩意。
Leonardo da Vinci
Virgin of the Rocks
1483-86
Oil on panel, 199 x 122 cm
Musée du Louvre, Paris
|
《最後的晚餐》(1495~1498, 420x910cm, 壁畫)
達文西從1482年到米蘭起,在那裡生活了17年。這時他的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都進入了成熟時期。1495年他接受了米蘭聖馬利亞.德.格拉齊修道院的訂件,在教堂餐廳繪製了《最後的晚餐》這幅大壁畫。
要讓13個人坐在一張桌邊,而且要讓叛徒猶大一望便知,在構圖上是相當難的,然而達文西圓滿地解決了這個難題。這幅畫取自聖經故事,猶大為30塊金幣出賣老師耶穌的當晚,基督平靜地對12個門徒說:“你們之中有人出賣了我。”此話在眾人中引起了各種不同的反響,有人驚異,有人懷疑,有人失望,也有人憤慨。達文西選取了對13個人物進行了富有戲劇性心理特徵的刻畫,並成功地運用透視法規突出該畫的主體,表現了空間深度,使這幅畫遠遠超過了其它藝術家創作的同一題材作品,成為流芳百世的佳世。
畫幅描繪的是室內餐廳,長條形餐桌後12個門徒和主耶穌一字排開。耶穌位於畫面正中,兩旁的門徒分為三人一組,表現出聽到耶穌那句起後的不同動態和表情。耶穌左邊第一人是善良的約翰,他痛苦的垂下了頭。緊靠著約翰勃然大怒的是彼得,他左邊放在約翰肩上,右手操起一把餐刀,似乎要立即去找出賣老師的叛徒算帳。坐在彼得前面身體後仰的人就是猶大,他一隻手還抓著出賣老師而得到的一袋金幣,做賊心虛,慌亂中手叉碰翻了桌上的鹽盒。這三人構成了既生動又對比強烈的一組。其他門徒有的在咒罵該死的叛徒,有的在表現自己的忠誠,也有的正在探究和追問。餐桌前出現一片不安的騷動,唯有耶穌安詳冷靜的動態和表情,同其他人形成明顯的對比。
每個人物的動作、情緒和心理,達文西都經過了仔細的推敲,人物組合,形體結構,明暗關係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動和諧。達文西還巧妙地運用天頂、餐桌、兩側牆面的透視線,將它集中到耶穌頭上一點,再以明亮的窗戶襯托耶穌的頭,使耶穌在畫幅中占有突出的支配地位。儘管畫家描繪了眾多形象,畫面卻絲毫不顯混亂。整個畫面在變化中有統一的條理,統一中又富於變化。
這幅壁畫在構圖,戲劇性情節的處理,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畫,明暗和透視的運用等方面達到了當時的頂峰,被公認為第一幅理想的古典繪畫作品,從此被譽為不朽的世界名作。
在達文西之前的卡斯坦諾、基爾蘭達約等畫家都曾描繪過這個題材,他們的作品不是將猶大單獨置餐桌就是把耶穌另放一旁,人物間缺乏感情的交流和戲劇性的衝突,也缺少心理的描寫。達文西則賦予傳統的宗教題材以現實的情感和意義,歌頌了集於基督一體的善和美,揭露了猶大所代表的醜與惡。
達文西在繪製這幅壁畫時沒有採用傳統的濕壁畫方法,而用了新的不為人知的方法。但這方法並不成功,作品剛成後他不到幾十年便開褪色。後人不斷對這幅作品進行加工修補,結果使它面目全非。20世紀下半葉,人們開採用科學的手段除去所有加補的顏料,用新的科學方法一點一點地恢復此畫的原貌。這項工作至今還在進行中。
Leonardo da Vinci
The Last Supper
1498
Mixed technique, 460 x 880 cm
Convent of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Milan
|
《蒙娜.麗莎》(1505, 77x53cm, 木板油畫)
達文西的另一幅傑作《蒙娜.麗莎》完成於佛羅倫斯城。如果說《最後的晚餐》是對正義的歌頌,那麼《蒙娜.麗莎》則是對美的讚嘆。16世的藝術史家瓦薩里在他的書中寫道:“達文西創作這幅畫的動機,是由於蒙娜麗莎長得非常漂亮。為了在畫中充分表現出來,他做了周密的準備之後才著手創作。……無論誰看到達文西這幅畫的時候都會發現一種永恆的微笑呈現在夫人的臉上,它似乎不是出自人類之手,而是上帝創造的真正藝術。所以這幅畫被公認為勝過以往所有肖像畫的世界傑作,也絕非偶然。”
蒙娜.麗莎是當時佛羅倫斯一位商人佐貢達(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妻子。畫家在創作時為了使模特兒保持銀好的精神狀態,甚至請了樂師為她演奏助興。達文西是這樣來處理這幅肖像的:在呈三角形的構圖中蒙娜.麗莎的頭和雙手既優美又突出。她似乎坐在露台上,遠遠望去,背景上有一片起伏的山巒和河流,空曠而深士。柔和的光線籠罩著整個畫面,蒙娜.麗莎的形影自然交融,輪廓線消失在若有若無之間,同早期文藝復興畫法已大不相同。
長久以來人們討論最多的還是蒙娜.麗莎的笑容。在她極為生動的臉上,一雙明澈的眼睛默默注視著觀眾,她似乎若有所思,嘴角透露出一絲淡淡的微笑,這微笑中又依稀露出哀愁。正是這若隱若現的微笑增添了作品的魅力,所以人們稱之為“神秘的微笑”、“永恆的微笑”。人們認為這一微笑之所以神秘,是由於達文西在蒙娜.麗莎這位個性非常具體的人物身上,創造出理想化的美的典型,要讓瞬間即逝的表情成為一種永恆的象徵。這種矛盾的結合便產生了出神入畫的奇特效果。畫家對人物心理和情感恰如其分的描寫,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深刻印象。
達文西在運用明暗法和“薄霧法”處理畫面有許多獨到之處。蒙娜.麗莎的眼角、鼻下、嘴角和雙手都蒙上了層淡淡的明暗,形體顯得結實而有立體感。頭和雙手不但造形優美,而且解剖結構準確,刻畫細緻入微。畫面背景的處理也十分奇特,兩邊遠景並不在同一視平線上,左邊顯得視平線較高,而右邊視平線則比較低。達文西通過仔細的觀察和精心的製作,刻畫出位普通義大利婦女的祭實形象。《蒙娜.麗莎》既表達了作者對人的歌頌和讚美,又集中體現了盛基文藝復興人體的審美理想和藝術成就,因此,它成為一幅世界傑出的肖像畫。
Leonardo da Vinci
Mona Lisa (La Gioconda)
c. 1503-5
Oil on panel, 77 x 53 cm
Musée du Louvre, Paris
|
Leonardo da Vinci
Mona Lisa (detail)
1503-5
Oil on panel
Musée du Louvre, Paris
|
文中所提到的作品:
《基督受洗》 與委羅基奧(Andrea del Verrocchio)共同完成
《三王朝聖圖》
《麗達與天鵝》
《施洗者約翰》
《聖母子與聖安娜》
《素描自畫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